合理安排,讓孩子學會與人協作

本文Tag標簽:幼兒早教??

  心理學家指出,與人協作是決定孩子將來能否成才的關鍵。因為現代社會有著很細的分工,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,要成功地辦一件事,往往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,有時候還要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合作。與人合作得好,是人最重要的品質,他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,需要對人真正的寬容,需要做到有錯認錯……缺少同別人合作的品質,就算一個人有豐富的知識和超人的智慧,但用起來也會大打折扣。為此,職場媽媽應多給孩子創(chuàng)造與人協作的機會,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協作。

  一個從小就善于與人相處的孩子,長大后就容易有團隊精神,有很強的合作能力。一個從小喜歡獨處的孩子,他就不知道如何和別人交流合作,更缺乏與人合作的能力。哈佛大學在這方面做了一些調查:他們調查了上千名被公司解雇的員工,在這里面,有很多是有工作經驗或是高學歷的人,很多人的才智都比普通人高得多。他們發(fā)現,這中間因不會與人合作而被入解雇的是因不稱職被解雇的兩倍。有些人的工作成績甚至很出色,他們被解雇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與他人合作的精神。所以,要使自己的孩子優(yōu)秀,職場媽媽從小就要培養(yǎng)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。

  同樣的,對孩子任何一種品質的培養(yǎng),引導是最好的辦法。那么,職場媽媽應該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的協作能力呢?

  1.讓孩子成為媽媽做事的幫手。

  在日常生活中,媽媽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幫手。讓孩子成為媽媽做事的幫手,很多媽媽就當成是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(yǎng)了,這種協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和獨立性的培養(yǎng)媽媽容易混淆。培養(yǎng)孩子的協作能力,就是不讓孩子單獨做一件事,而是媽媽在做一件事時,把事情中的一部分給孩子去做。讓孩子在做這部分事時,知道如何與媽媽保持協調一致。比如,對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,媽媽可以讓他和自己一起摘菜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要炒一盤茄子炒辣椒,讓孩子去摘茄子,媽媽摘辣椒。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能學會事前與人的溝通:茄子要多少,什么時間要,摘好放在哪里,要不要洗洗等等,這些問題在大人看起來不是問題,但是它卻體現出了與人合作時的一些關鍵步驟。這就是培養(yǎng)孩子的協作能力時的一種引導,媽媽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,給孩子分配難度不同的事情。

  2.多讓孩子和伙伴一起玩。

  其實,孩子最先培養(yǎng)的協作能力,多是在孩子間的玩耍中獲得的。讓孩子到同伴多的地方,一起跳繩、打球等可以鍛煉孩子的合作能力。對于不合群的孩子來說,媽媽可以把孩子的伙伴約到家里來一起玩,這樣可以消弱孩子的膽怯心理。孩子在一起游戲,有的就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玩得好,他們聚在一起,這不僅鍛煉孩子間的合作能力,還可以鍛煉與人相處的能力。在與伙伴玩耍的過程中,孩子會發(fā)現與人協作的樂趣,他在今后就會自己想辦法如何更好地與更多人在一起。

  3.讓孩子在活動中接納比他差的孩子。

  孩子有一個特點,就是不喜歡和比他差的孩子合作。其實,一個人協作能力的好壞,往往就體現在他如何對待比他差的人。能夠用平和的心態(tài)去接納或改變比他差的人,這是協作能力的最好體現。因此,要讓孩子在活動中接納比他差的孩子,讓孩子明白,任何人都是有長處的,與人合作,是用他的長處,對于短處,要有一份包容和理解。這是對孩子一種心態(tài)的培養(yǎng),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,媽媽可以讓孩子和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玩,這樣,孩子在群體中就會成為“核心”,他還可以忍受伙伴們一些“能力的不足”,這樣,就會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忍耐和寬容——這種品質在協作的過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
  目前,由于很多家庭多為獨生子女,孩子在家里都是很任性的,心里面只有自己,孩子這種“以我為中心”的不良心態(tài),不知不覺地培養(yǎng)了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。這樣的孩子常會心胸狹隘,產生很強的妒忌和仇視他人的心理,從而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幫助,也就阻礙了他們在學習和事業(yè)上的發(fā)展。

  職場媽媽教子私房話

  媽媽對孩子在強調“競爭”的同時,也不要忽視“協作”的教育,要使孩子將這兩者統(tǒng)一起來,讓孩子打好事業(yè)和交際這兩個相輔相成的基礎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